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,2022年我國工業品物流總額309.2萬億元,占全國社會物流總額(347.6萬億元)比重為89.0%。大宗品的生產資料屬性使其物流費用對于后續生產具有乘數效應,大宗物流費用降低將推動全社會生產成本降低;而艾瑞預測,2022年大宗物流費用規模為3.4萬億元。隨著大宗物流產業供需兩旺現象的顯現,我們不僅能明顯感受到行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日新月異地發展,還能清晰看到我國居民消費信心的大幅增強和消費需求的持續爆發,這無疑彰顯了我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,并將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。大宗物流行業下半年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:
一是多式聯運持續推進。多式聯運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高效運輸服務方式,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、降低物流成本。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測算,多式聯運能夠提高運輸效率30%左右,減少貨損貨差10%左右,降低運輸成本20%左右。中國多式聯運運量占全社會貨運量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,可降低社會物流總費用約0.9個百分點,節約成本支出1000億元左右。目前寧夏、廣西、河北、湖北等多地相繼發布了關于推動多式聯運發展的政策文件。雖然各地因地施策,但目的皆是提升多式聯運發展水平,優化大宗物資運輸結構,未來綜合交通網布局“將要以鐵路為主干“,顯然這無疑將進一步推動運輸結構調整。以鐵路運輸為核心、多式聯運為紐帶,水運、陸運為兩翼的大宗物流體系將形成。
二是綠色物流深入實施。目前,大宗物流領域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,特別是在處理散堆裝貨物和化學危險品方面,如果沒有嚴格的防護措施,物流作業很容易對周邊環境造成粉塵污染,并對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。今年的兩會上,人大代表提出了交通運輸是實現“雙碳”戰略目標的重要領域的觀點。具體而言,這項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:推動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;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,大力發展多式聯運; 加強碳排放和污染防治的協同控制。
三是資源整合能力有待增強。雖然在數據上顯示,今年大宗物流需求規模再創新高,但大宗物流出現的資源整合問題還未解決。1.運量大全國大宗商品物流占到物流總運量的約92%,超過500億噸2.運輸成本高遠遠高于全部商品額14%的平均水平,接近20%,且能耗較高,管理成本高。3.運輸及作業效率低尤其是多式聯運水平低。由于受體制機制和運輸裝卸作業水平的限制,效率遠遠低于零擔及快遞、配送領域;單證不統一,運輸工具不統一,環節多。
四是數字化、智能化賦能。大宗智慧物流,是有著萬億市場規模的新藍海,是當前物流行業中的新風口。智慧物流,在貨運物流上發展迅猛,對大宗物流來說,時效性要求高,但對成本管理要求嚴,大宗物流中,如煤、焦、鋼都存在著成本壓力,降低運輸成本成關鍵因素。數智化能大大降低各行業的成本,提高企業的利潤,對大宗物流來說,數智化同樣可以降低成本。在未來的發展中,數字化智慧物流必然會成為大宗商品物流發展的新思路。